内地铁路建设成就辉煌,国家铁路标准不仅达到世界标准,更处领先地位。 资料图片
邱国鼎表示,北环线项目将首次引入国家铁路标准。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路政署署长邱国鼎:国家铁路标准领先国际 结合港情无缝衔接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与港铁就北环线第一部分项目签订协议,路政署署长邱国鼎昨日表示,北环线主线及支线同步规划,可发挥协同效应及节省成本,目标在2034年或之前两线同步通车。项目将在不改动任何香港法例下,首次引入国家标准,邱国鼎强调,国家铁路标准不仅达到世界标准,更领先国际,并已符合香港消防、机电及建筑物条例等安全要求,惟部分标准需因应香港台风及地质环境作出调整,并希望藉助今次契机,将国标和香港标准结合,打造新铁路标准,力争成为「大湾区标准」及「世界标准」。
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弦
北环线主线包括古洞及锦上路两个终点及转线站,分别接驳东铁线及屯马线,途经凹头、新田等站,支线则由新田经洲头、河套,跨境延伸至皇岗口岸,设「一地两检」新关口,项目包括8个车站、1个车厂(牛潭尾车厂)及1个跨境关口。
邱国鼎昨日向传媒表示,北环线配合屯马线、东铁线可以形成环状铁路网络,提升整体出行效率,其中支线的跨境项目,可连接北部都会区与内地。「北环线主线约有10.7公里,支线约有6.2公里,合共约接近17公里,这是十几年来较为重要及大型的项目。」
北环线大幅提升北都区交通效率
邱国鼎表示,项目通车后,可大幅提升北部都会区的交通效率,东铁线古洞站(预计2027年完工)将成为北环线与东铁线的转车站,进一步提升区域联系。例如锦上路至古洞的车程将从现时60至80分钟缩减至12分钟;古洞、新田居民前往九龙或金钟仅需约半小时,较现时约1小时大幅缩短。「古洞、新田的居民大约12分钟可以到达锦上路,再透过屯马线等前往九龙、金钟等市区,只需要约30至40分钟。」
根据2023年底公布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北环线支线原预计于2034年至2038年落成,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政府今次采用三项创新突破,包括主线与支线同步规划,分阶段推进工程,以及引入国家铁路标准,令工程可提早2至4年完工。「希望整条北环线支线,以至将来主线的工程都能采用内地标准,港铁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已列明,如果将来新标准能有效节省成本,第二部分协议能进行相应扣减。」邱国鼎说。
引入国家标准无需修改香港法例
邱国鼎解释,香港的铁路标准不断保持更新,始终参考不同地区的优质部分,今次项目将首次引入国家标准,涵盖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信号系统及地基设计等,惟部分标准需因应香港台风及地质环境作出调整,例如强化风力及沉降要求。他强调,引入国家标准无需修改香港法例,国标本身已符合香港消防、机电及建筑物条例等安全要求。路政署正与香港建筑科技学院合作,制定结合国家标准与香港标准的新铁路标准,并计划邀请内地顾问协助。
「传统上,香港的铁路标准比较类似欧洲或英国,现在可以看到,从国家来说铁路标准不止达世界标准,还领先国际。今次借助这个跨境项目,给我们一个契机引入国家标准,而结合香港标准成为目标,希望成为新的湾区标准及新的世界标准。」邱国鼎指,目前港铁列车准时率维持在99.9%,当中涉及多项营运标准及车辆控制系统等,引入新标准将保留港铁的营运优势。
至于另外两项创新,邱国鼎表示,主线与支线同步规划可发挥协同效应,节省通讯、车辆控制等系统调整成本;分阶段协议则允许成熟工程先行启动,缩短整体工期。「主线的进展快一些,设计、环评及刊宪已完成,已经可以动工。支线设计及审批尚未完成,大约在2027年开工。如果根据原有计划先做主线再做支线,需要再多一些时间,以及一些系统设施,例如通讯、车辆控制等也可能需要调整。」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