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融媒从胡石英亲友处了解到,老一辈革命家胡乔木之子胡石英因病于2025年8月9日离世,享年81岁。
2025年8月11日12点30分,在昌平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生于延安,才华横溢
胡石英1944年生于陕西延安,籍贯江苏盐城,系胡乔木之子。其母亲谷羽是“两弹一星”整体研制的技术总协调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领导小组组长。
胡石英
胡石英之女胡栩娇在接受红船融媒采访时说,在延安的时候,其祖父胡乔木住的窑洞紧邻毛泽东主席和朱老总的窑洞。毛主席和朱老总在工作之余,会说“把那个小家伙抱过来,解解闷”。这个“小家伙”,就是幼年的胡石英。在给女儿讲述这段经历时,胡石英开玩笑说:“我一出生,就参加革命了。能给老前辈解闷,也算我做出重大贡献了。”
在胡栩娇心目中,父亲胡石英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跟我爷爷特别相像的一点,就是他们两个都有超强的记忆力。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
公开资料显示,胡石英于196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1973年,任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979年,任人民日报社记者;1981年,创办《丑小鸭》杂志。
晚年,胡石英致力于绿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建设,生前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中国富硒杂志社社长,同时兼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院院长、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简称绿盟)研究院院长、中央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武林联盟名誉主席、北京建设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等职。
因在全球生态安全领域的突出贡献,胡石英曾荣获国际生态安全勋章。
胡石英所获的国际生态安全勋章,旨在奖励全球城市生态安全建设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城市首脑和科学家,是该领域的最高奖项与荣誉,这一殊荣无疑是对他在生态安全事业中不懈努力与杰出贡献的高度认可。
父母都是革命家
胡石英出身于革命家庭,父母都是老一辈革命家。
年轻时的胡乔木、谷羽夫妻合影
胡英石之父胡乔木,本名胡鼎新,1912年6月生于江苏盐城,少年时便热爱读书与写诗,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母谷羽,原名李桂英,1918年12月生于安徽天长县,1933年夏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1935年初转入北平女一中学习并加入共青团,1936年转为党员,1937年7月底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洪流。新中国成立后,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管理者。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