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隐姓埋名,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地带,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他们就是陈昌与何妨。这对红色特工伉俪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彰显了革命先辈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陈昌,1907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立山场金竹沟的一个没落世家,原名叫陈林梦,有20多个化名:贾佐、贾希一、贾泪湘等等。
加入铁军部分,1926年····
1927年,年仅20岁的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贺龙总指挥的上尉侍从副官兼“贺龙手枪队”队长 ,在枪林弹雨中,他出色地完成了保卫起义指挥部和贺龙总指挥交办的突击任务,为起义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同年12月3日,陈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纪念南昌起义和回归本家陈姓,他取党内代号“陈·昌”,从此,这个名字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绝密代号之一,也代表着他对党的忠诚和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1931年,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叛党投敌,上海党中央和中央特科遭受毁灭性破坏。陈昌临危受命,参与中央特科的重建。他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无名英雄”,开启了长达18年的谍战生涯。此后,他辗转于上海、武汉、河南、福建等多个省市,以国民党军官、政训员、参谋等各种身份为掩护,不同的工作就有一个化名,累计20多个。在这漫长的隐蔽战线上,他成功潜伏在敌人内部,搜集、整编了大量军政情报,上达党中央,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昌的第五任“太太”名叫何妨,原名何送金,1923年出生,是福建省福清县的越南归侨。她的革命之路始于年少时期,1937年初,年仅14岁的她就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厦门儿童救亡剧团”,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和募捐义演活动。剧团先后到香港、柬埔寨、越南等地演出,为中国抗日将士募捐到大量物资和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何妨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1942年,18岁的她参加了“陈昌特工组”,成为中共谍报战线的一名新兵,并于1945年与陈昌结为革命伴侣。此后,她以“太太”“夫人”“老板娘”“老师”等多种身份,跟随陈昌战斗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默默为党奉献着青春年华。
在隐蔽战线的斗争中,陈昌和何妨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他们不仅要时刻警惕敌人的监视和怀疑,还要巧妙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守党的机密。有一次,陈昌获取了一份重要情报,然而在传递情报的过程中,被敌人盯上。关键时刻,何妨挺身而出,她佯装与陈昌争吵,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让陈昌得以摆脱跟踪,成功将情报送出。还有一次,他们所在的据点被敌人突袭,情况万分危急。陈昌和何妨迅速销毁了重要文件和情报,然后冷静地与敌人周旋。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机智勇敢,成功骗过了敌人,化险为夷。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陈昌和何妨积极参与营救关押在渣滓洞的我党我军难友。在这一过程中,陈昌暴露了身份。原本他可以遵照上线领导人董必武的指示,回北京向党中央报到,但考虑到重庆国民党潜伏特务众多,自己又有长期在重庆工作的经验,他主动放弃回党中央复命的机会,应中共西南局公安部周兴部长的请求,继续以“灰色身份”留在重庆市公安局,领导“精字20号小组”,全力投入反特、防特的战斗。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他们破获了大量潜伏特务组织和“反共救国军”,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命运却对这对革命夫妻开了残酷的玩笑。1952年,陈昌被错定“贪污犯”入狱,后被安排到狮子滩水电站工作;1957年,他又被错划为“右派”,被押往工地强制劳改。在艰难的处境中,陈昌始终坚信自己的问题一定能搞清楚,他对何妨说:“你一定要相信党组织,我的问题一定能解决,我一定能回到党的怀抱。”1960年1月25日深夜,陈昌因病重和劳累过度昏死在工地上,不幸去世,年仅52岁 。
陈昌的离世给何妨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被悲痛击倒。她始终坚信丈夫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为了给丈夫伸冤,她奔波了22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何妨独自抚养着三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她不仅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政治上的歧视和迫害。“文革”期间,她被关进“牛棚”,无人看管的二儿子陈伟光在大渡河边玩耍时不幸淹死,这让她痛不欲生。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坚守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丈夫的信念,从未放弃为丈夫平反昭雪的努力。
1978年,全国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在陈昌老战友陈养山、陈克寒等人的帮助下,经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批示,再次成立“陈昌专案组”。1980年,陈昌的冤案终于得到彻底昭雪,1981年7月1日,中共十二大代表、中共乐山地委书记周明轩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乐山殡仪馆为陈昌同志骨灰盒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陈昌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
陈昌和何妨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们在隐蔽战线上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他们的爱情,也在革命的烽火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为一段佳话,让人们感受到了信仰与爱情的力量。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