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治报内容图
https://www.newspaperhk.cn/Pics/2025/7/c20250709092e2a364aa04f6d8489c4b50460bc3b.jpg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三十年前,《孽债》的歌声揭开一代知青的伤痕。而在八十多年前的历史洪流中,一位南京青年将根深扎红土,书写“孔雀西南飞”的传奇——他便是滇红创始人之一、勐海茶厂重建者、印级茶之父唐庆阳。 扎根边陲复兴茶厂 -香港法治报,法治报,香港法治網,香港新闻,法制网,法治网
http://www.newspaperhk.cn/renwu/detail/423.html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专栏 > 详情

传奇茶人唐庆阳

2025年07月09日 10:32:56  来源:香港法治报 作者:申安民   浏览量:33700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三十年前,《孽债》的歌声揭开一代知青的伤痕。而在八十多年前的历史洪流中,一位南京青年将根深扎红土,书写“孔雀西南飞”的传奇——他便是滇红创始人之一、勐海茶厂重建者、印级茶之父唐庆阳。

扎根边陲 复兴茶厂

1938年秋,22岁的金陵大学才子唐庆阳随冯绍裘入滇,创制香高味浓的“滇红”,以每磅800便士轰动伦敦。抗战胜利后,他放弃北归,留守云南。1951年,他受命重建废弃8年的佛海茶厂(后为勐海茶厂),带领职工清废墟、修厂房……

勐海茶厂大门,"勐海茶厂"四字是唐庆阳所书。

面对传统技艺濒危,他抢救性保留石磨压饼工艺,并传授于易武乡张毅等人,为后世96“真淳雅”等名茶奠定根基。 茶厂更名勐海茶厂后,唐庆阳主导恢复普洱茶生产。他创新整合资源,将勐海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成饼,以“八中茶”商标为核,推出红印、蓝印、黄印等七子饼茶,由省茶公司运抵香港。这些茶因包装纸上的彩色“茶”字被统称“印级茶”,如今已成拍卖场上的“一片一房”的天价珍品,唐庆阳由此被尊为“印级茶之父”。

技术革新 名茶辈出

红碎茶突破:1964年,他率团队研制红碎茶“501”“502”品牌,促成全国红碎茶现场会在勐海召开,滇红声誉达巅峰。 熟茶革命:1973年,他派邹炳良等骨干赴粤学习“发水茶”,联合昆明茶厂吴启英组成攻关组,反复试验后探索出勐海气候下的渥堆发酵工艺,实现普洱熟茶质的飞跃,推动行业进入人工发酵新时代。

唐庆阳查看产品

“南糯白毫”创制:1981年,他以南糯山茶青为原料,创制绿茶“南糯白毫”,次年获全国名茶大奖,成为勐海茶厂首个国家级荣誉产品,让南糯山跻身名优茶圣地。

深山寻珍 茶魂永续

晚年仍跋涉茶山:1982年,66岁的唐庆阳翻越勐宋高山,发掘整理濒临失传的傣族那卡竹筒茶工艺,使那卡茶跻身勐海顶级茶区,拉祜族茶农至今感念其恩。 1994年,唐庆阳与世长辞。他去世后,南糯山800岁古茶树骤然枯亡,仿佛以生命呼应这位茶魂的消逝。勐海茶厂老工人追忆:“他当厂长30年,穿塑料凉鞋、住陋室,却对如今大益、庆阳等知名品牌影响深远……我们永远想念他!”

茶人不朽 福荫人间

从金陵学子到滇红巨匠,唐庆阳用56年践行“扎根红土”的誓言: 战火中,创滇红,打破云南无红茶历史; 荒芜中,复茶厂,抢救石磨压饼、印级茶传统; 暮年里,攀深山,传续竹筒茶非遗技艺; 革新时,破困局,奠定熟茶渥堆工艺标准……

勐海茶厂门楣上,他手书的“勐海茶厂”四字,墨迹如根深扎。这无声的碑文昭示:有一种传奇始于金陵,成于勐海,终化千古茶香,福荫人间。

责编:罗慧

  • 相关新闻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十六位驻华大使递交国书。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在...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