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创造世界水电的「中国高度」。图为西藏林芝市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 资料图片
藏木水电站是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图为藏木水电站。 资料图片
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智算中心。网上图片
2024年中国绿电数据(部分)
雅江下游水电工程位置示意图
【编者按】从小河发电到长江三峡工程,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中国的水电史贯穿了经济的发展史。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生产国,而位于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更将创造世界水电的「中国高度」。这不仅是中国的世纪工程,足以改变中国的能源布局现状,让民众能用上更环保更便宜的绿电,这还是人类的世纪工程,将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乃至对全球清洁能源治理产生深远影响。香港文汇报今起推出「中国水电创世纪」系列专题,从能源布局、民生经济以及国际合作三方面,把雅江水电世纪工程的蓝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2025年7月19日,中国启动全球最大水电站——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到2035年中国清洁能源占比将从当前的28.6%提升至40%,工程还将带动周边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开发,雅鲁藏布江下游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该水电工程将引领中国能源布局变革,重塑中国AI算力版图,加速中国向能源强国跨越。 ●香港文汇报记者 罗洪啸、李畅 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事实上,中国的能源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9.6亿吨标准煤,而中国2024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9.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和一次能源生产之间有9.8亿吨标准煤的差额。
为了确保能源的自给自足,中国能源产业积极向绿色能源转型。其中,水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角,也是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技术最完善的领域。截至2024年底,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4.36亿千瓦,发电量为14,25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
藏东南能源「闪送」大湾区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其建成后工程年发电量预计3,000亿千瓦时。雅江水电工程的展开将助力中国清洁能源占比从28.6%提升到2035年的40%,重塑中国能源布局。
此外,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光伏发电也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5.21亿千瓦、8.86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以上。
据悉,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宣布开工前不久,相关配套工程已开始上马。6月23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藏粤直流)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覆核准,年内将全面开工,建成后西藏清洁能源可「闪送」至大湾区。根据批覆文件,这条通道的额定输电容量为1,000万千瓦,预计建成后年送电量可达430亿千瓦时。按照雅江水电站3,000亿千瓦时发电量估算,如果80%电量外送,还需要兴建至少5条特高压「西电东送」外送线路。
西藏加快算力中心建设
在电力外送同时,西藏正加快算力中心建设,力争在本地多消纳电力。6月18日上午,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智算中心开服。一期项目打造2000P(FP16)算力规模的智算枢纽,配备不低于256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下游合作商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AI训练、高原生态智能监测等领域,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雅江水电工程完工后,还将带动周边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开发,有机会重塑中国AI算力版图,届时AI的算力中心不必都挤在贵州等地,西藏也是理想的布局地。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是中国能源变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里程碑。未来,随着工程推进,其影响将超越能源领域,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战略支点,成为人类水电世纪工程。
数读雅江水电工程
▶总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6个三峡工程(2,072亿元)的投资总额
▶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1,000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
▶减排3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再造300万公顷森林
▶截弯取直落差达2,000多米,相当于666层楼高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