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治报内容图
https://www.newspaperhk.cn/Pics/2025/7/c20250706f002e8a1311a440dbc7e0d96caf6a352.jpg
【本报讯】(香港文汇报记者岑健乐)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造福全城。其中,中风复康治疗因涉及神经重塑与肢体功能重建,一直是医学界的重大挑战。如今,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将脑机界面(BCI)技术应用于复-香港法治报,法治报,香港法治網,香港新闻,法制网,法治网
http://www.newspaperhk.cn/jkfz/detail/407.html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法治 > 详情

靠「想象」控制手、掌上设备测脂肪肝……港医健科研创新成果丰硕

2025年07月06日 11:00:10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23796

【本报讯】(香港文汇报记者 岑健乐)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造福全城。其中,中风复康治疗因涉及神经重塑与肢体功能重建,一直是医学界的重大挑战。如今,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成功将脑机界面(BCI)技术应用于复康设备,让患者仅需「想象动作」,即可驱动机械手进行训练,大幅提升康复效率。这项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神经康复治疗,更为患者带来了重获生活自主权的希望。

乐希机械人创办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介绍HandTasker如何帮助中风患者。香港文汇报记者岑健乐 摄

中风是香港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患者即使幸存,也常伴随肢体活动障碍,如手部无力、行走困难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传统复康治疗依赖物理治疗师一对一指导,不仅耗时,效果亦受限于患者的参与度与训练频率。

有见及此,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汤启宇与外科学系教授李峥联手博士生团队,创立乐希机械人(Hopebotics),专注研发智能软件可穿戴设备,结合AI与BCI技术,为中风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个人化的复康方案。

Hopebotics最新推出XoMuscle智能肌肉训练器,将BCI技术扩展至上下肢训练。

神经反馈回路协助精细训练

据汤启宇介绍,公司致力于为中风康复者提供最新的软件可穿戴产品,可提供康复、日常生活援助和社交功能,借以改善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生活质量。其中,公司最新研发的关节辅助产品XoBrace为一项医疗级应用,专为老年关节退化及运动防护需求设计,旨在通过智能仿生技术,为用户提供动态支撑与保护,借以协助中风患者进行复康治疗,恢复他们的活动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上的需要,同时创新气囊设计可为健康人士提供运动关节保护,减少膝盖冲击。

在早前香港贸易发展局(HKTDC)主办的「国际医疗与健康展」上,Hopebotics展示三项创新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HandTasker机械复康手。

这款设备利用脑电波(EEG)信号解读技术,让中风患者仅需「想象动作」即可驱动机械手进行精细训练,如「想象」抓握、伸展等动作,机械手便会同步执行相应动作,建立「所想即所动」的神经反馈回路。

传统复康需要患者反覆练习,但若大脑与肌肉之间的神经连结受损,训练效果往往有限。而根据科研团体介绍,BCI技术能直接捕捉患者的运动意图,实时给予对应的肌肉刺激,加速神经重塑过程。除手部复康,Hopebotics最新推出XoMuscle智能肌肉训练器,将BCI技术扩展至上下肢训练。当患者尝试想象抬腿或举手时,设备会透过电刺激激活对应肌肉群,强化大脑与肌肉之间的连结。这种训练模式特别适合中风后行走困难的患者,能有效提升平衡力与肌肉控制能力。

智能气囊动态支撑

用家行走更轻松

许多中风患者因肌肉无力,行走时膝盖容易不稳甚至跌倒,而展会上全球首发的XoBrace软件打气关节,则是针对膝关节退化或术后复康的创新设计。XoBrace能动态感应用户的姿势变化,提供适切的支撑,让复康训练更安全有效。其采用智能气囊技术,可根据用户的动作实时调整支撑力度,既能协助中风患者改善步态,也能为健康人士提供运动时的关节保护,减少膝盖负荷。

Hopebotics的技术核心在于结合脑机界面与AI算法,使每一次训练都能产生数据,供医护人员评估康复进度。例如,系统可记录患者的肌肉激活模式、动作完成度等,并透过机器学习优化训练方案,实现真正的「个人化复康」。

目前,Hopebotics已与20多个本地中风协会及复康中心合作,进行临床测试与培训。其技术不仅能减轻医疗系统的人力负担,更关键的是提升患者的训练动机—传统复康枯燥且进展缓慢,而意念控制技术让患者能实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

港产掌上超声仪 30秒测脂肪肝

(香港文汇报记者 岑健乐)肝癌长期位居香港癌症死亡率头三位。随着都市人饮食习惯改变与生活压力增加,脂肪肝已成为威胁港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有研究指,八成患者在早期毫无症状。由香港科学园培育的意领科技,近日推出全球首款轻量化脂肪肝检测仪FattaLab,这款仅重140克、手掌大小的便携设备,配合手机应用程序可在30秒内完成医疗级肝脏评估,标志着「肝病早期筛查」走入家庭日常生活。

意领科技联合创始人贾晓嘉早前在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介绍旗舰产品Liverscan。香港文汇报记者岑健乐 摄

配合手机App 助早发现早治疗

这间源自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的创科企业,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专注于肝脏健康检测技术的突破。意领科技联合创始人贾晓嘉介绍,公司开发并提供肝纤维化和脂肪肝领域医用超声波解决方案,是无线超声波应用设备的引领者。公司旗舰产品Liverscan的前沿超声诊断技术,有助医生与患者及早了解肝纤维化和脂肪肝,借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肝脏疾病不可逆转地恶化。此外,他表示,Liverscan首创「无线」、「手持」、「惠民」,可以打破传统检查系统的限制,做到全民筛查、惠及更多患者。

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生活节奏快、外食文化盛行,最新研究显示「每5名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但传统肝脏检查需要空腹、预约、到医院排队,过程繁琐导致很多人却步,亦令高风险族群的筛查率不高。而意领科技的旗舰产品Liverscan凭借全球首创的二维超声波实时引导下瞬时弹性成像专利技术,成功将传统需要大型设备的肝纤维化检测浓缩至无线手持装置。最新推出的FattaLab更实现从「估算」到「诊断级」的技术飞跃,检测精度达到医疗级标准。

FattaLab仅手掌大小,配合手机应用程序可在30秒内完成医疗级肝脏评估。

FattaLab创新之处在于其「医疗级精度+准家用级场景」的独特定位。设备重量仅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采用一键式操作设计,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并通过移动端App实时输出报告。系统内置的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识别肝脏位置,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操作。

公司引述数据指,全球脂肪肝患者已超过30亿,其中80%在早期毫无症状。在中国内地,慢性肝病患者超过2亿,但肥胖和糖尿病高风险族群的肝纤维化筛查率却不足15%。这种「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现状,使得肝病往往在出现症状时已进入中晚期。

意领科技在今年2月时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此轮投资方来自超声波产业资金及香港背景资金,融资金额达数千万港元。贾晓嘉当时表示,这充分证明了资本市场及股东对公司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的高度肯定,为Liverscan系列、FattaLab系列以及EieBot系列等产品的市场布局和迭代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意领科技布局全球 产品进军印尼

意领科技在技术突破的同时,也积极布局全球市场。今年2月,意领科技宣布计划在南京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现时该公司分别在深圳和上海设有两家子公司,专责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公司与数家分销商签订分销协议,Liverscan已在内地不同省市的医院及诊所落地应用。

意领科技亦已将旗下产品带到印尼。据悉,公司与一家印尼制药和医疗分销商,经过多番商讨后,在去年年底签署独家代理协议,将Liverscan带到当地市场。意领科技将在印尼积极推广Liverscan方案,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科创项目将因应印尼市场的特点和消费者需求,对Liverscan进行本地化,切合当地市场需要。

意领科技目前正筹备设立美国子公司,构建横跨东西半球的服务网络。香港作为东半球总部,将依托内地庞大的市场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

创企研「一体式厕板」助护理人员防感染

(香港文汇报记者 蔡竞文)每个长者照顾者及机构服务提供者,平均需要每日2至5次协助长者及残疾人士解决如厕的需要。传统工具在每次使用前后,均需花一定时间消毒、清洗、处理排泄物。重复和厌恶性工作造成压力和感染,导致长期人手短缺的问题。早前参与「亚洲医疗健康高峰论坛」的allcareAI,推出「一体式厕板」和便盘自动包裹系统,直接消除如厕前后重复消毒和接触排泄物的需要,简化工作流程,降低照顾者感染风险和心理负担。

allcareAI一体式厕板和便盘自动包裹系统。

allcareAI早前已研发产品包括:已获专利的一体式厕板和便盘自动包裹系统;与大学合作特制的自动杀菌环保坐垫便盆袋;正在申请专利的用于确保健康数据和厕所使用者身份一致的大腿皮肤纹感应系统,以及配合感应器使用的互动显示及语音系统。

上述产品目标用户包括在机构和社区的护理员及家庭照顾者。他们面临高压力、焦虑、倦怠感、低工作满意度、无力感、挫折感及健康风险担忧,并感受到繁重工作负担,难以保持最佳状态和心理健康。护理员及照顾者每天可以在机构或家庭中协助如厕,透过一体式厕板和便盘自动包裹系统,简化频繁的接触排泄物和繁琐消毒程序,使如厕过程更衞生高效,减少感染风险,提升工作满意度,减轻压力,并改善自身及照顾对象的生活质量。

吹气测酮仪 糖尿病检测迈无痛时代

(香港文汇报记者 岑健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日指尖采血检测酮体水平已成常态,但这种「针拮手指」的传统方法既带来疼痛,长期积累下来的费用亦不菲。生物科技企业澳科环球(AusMed Global)研发出全球首款手持式呼吸酮分析仪KetoMetrics,只需对着仪器呼一口气,就能无痛监测酮体浓度,为糖尿病及减重人士带来革命性便利。

澳科环球的手持式呼吸酮分析仪只需对着仪器呼气,最快一分钟就能无痛监测酮体浓度。 香港文汇报记者岑健乐 摄

远胜指尖采血 呼气检测更精准

澳科环球创办人兼行政总裁叶琳解释,酮是用来检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生物标记。以往检测酮水平的最普遍方法是采用指尖采血测试来检测血酮浓度,但这种侵入性方法可能令病人感到不便,而且相对昂贵。为此,该公司致力研发独有的非侵入性技术,包括先进材料和高度准确的传感器,用以检测酮的浓度,最终推出KetoMetrics气酮检测方案。

据介绍,现时澳科环球提供具有高精度和高特异性的非侵入性手持式呼吸酮分析仪KetoMetrics,使用者只需呼一口气,最快可在一分钟内准确测量气酮浓度,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管理,体重控制与饮食管理相关酮症的监测,提供更便捷的方案。

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远超医疗范畴。叶琳指出,近年流行生酮饮食减重,但若酮体过高可能引发代谢危机。KetoMetrics结合专属AI饮食管理手机应用程序,能根据呼气数据提供个人化建议,例如提醒用户调整膳食比例或补充水分。系统更搭载云端大数据分析,可协助医疗机构远程监测慢性病患者状况,预防并发症风险。

港科研成果扬威国际 加速临床应用

AusMed Global总部位于香港科学园,专注于为日常个人护理和医疗衞生护理点提供可负担的非侵入性医疗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应对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症的全球挑战。这家2017年成立的港企虽年轻,却已凭技术实力屡获国际肯定。公司是悉尼大学的工业合作伙伴,也是酮测量创新的开创者之一。它获得「用于监测糖尿病的非侵入性光子感测」的美国和中国专利,已成为提供真正具有高精度和高特异性的非侵入性手持式呼吸酮分析仪的行业先驱。

责编:罗慧

  • 相关新闻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规划蓝图转化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规划蓝图转化上世纪80年代,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组织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
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强调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 在党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