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致辞。 香港文汇报记者曾兴伟 摄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昨日举行成立典礼。 香港文汇报记者曾兴伟 摄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昨办成立典礼 逾300嘉宾出席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昨日举行成立典礼,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表示,在当今复杂且发展迅速的全球格局下,合作不是一成不变,必须团结一致,保持开放态度对话,才能与不同地方保持友好关系。「即使在最恶劣的风暴和逆风中,香港仍将是一个安全且经受住压力考验的港口。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全球潮流,但只要团结一致,我们就能携手航行,规划合作与友谊的共同航向……我们将携手建构一个以经济文化和谐共存、民心相通为基础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一个繁荣昌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昨日举行成立典礼,300余位嘉宾出席并见证。协会是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共计140多位海内外友好人士组成的中外民间交流平台,致力于通过香港作为全球连接者的角色来促进国际友谊,推动世界和平、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李家超在典礼上致辞时表示,国家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将区域和全球合作放在首位,涵盖商业、贸易、金融、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政府、企业和人民能够携手共创互利机会的领域。为此,特区政府致力于加强香港与不同经济体的关系,并已取得成果,并获得了国际投资者和企业的认可。
他强调,在独特的「一国两制」原则下,香港是唯一一个兼具中国优势和全球优势的世界城市。即使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香港仍然是一个向世界开放的金融港湾,也是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国两制」的原则,以及香港在不同经济体之间搭建桥梁时,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作用。
李家超表示,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指导下成立,致力于发展「四友」——城市友谊、协会友谊、组织友谊和个人友谊,「这体现了软实力的精髓,也是官方外交管道的重要补充……今天的典礼象征着协会致力于在香港与世界之间建立桥梁的更深层承诺。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基于对话、相互理解和合作的组织,并引领未来发展。」
他强调,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下,合作已不再是必然,必须团结一致,保持开放的对话,与我们一样渴望发展的不同地区保持友好关系。「我们将携手建构一个以经济文化和谐共存、民心相通为基础的全球命运共同体,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一个繁荣昌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孙学庆引述会长杨万明的贺信指,香港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促进中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与优势。协会的成立,不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为香港深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搭建了新平台,为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协会发挥特有优势,积极拓展全球友好网络,深化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与中国香港故事。
崔建春盼协会发挥三大作用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崔建春致辞时表示,希望协会发挥三大作用,其一是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其二是发挥窗口作用,推动国际社会更好读懂中国;其三是发挥名片作用,助力香港拓展对外合作空间。
他表示,香港民间交往具有覆盖领域广泛、渠道丰富多元、形式灵活多样等优势和特点,也是香港「超级联系人」的名片,寄语协会积极「请进来」、「走出去」, 为香港对外交流与合作打造更多新品牌,作出新贡献。
李慧琼:期望港各界做好桥梁角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表示,国际环境非常复杂,在大国博弈下,国家最需要广交朋友,而香港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一个重中之重的城市,期望香港各界人士做好桥梁角色,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让海外人士更明白国家走的路,明白香港的特点与贡献。
梁美芬:港需发展为国际友谊都市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创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致辞时引用李家超的话「宁愿做艰难的改革者,也不要做安逸的停滞者」,强调现时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这是国家给予香港与澳门的礼物。协会成立是有明确而清晰的使命,需要香港发展为国际上友谊都市,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今日(6日)会联同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香港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研究院举行「新时代一国两制的实践: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企业重组中心」研讨会暨纪念香港基本法35周年国际研讨会。(记者 严锴华)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