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基孔肯尼亚热近期在全球多个地区(包括邻近地区)录得案例急升,加上市民在暑假期间会较频繁外游,香港出现输入个案的风险相当高。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28日表示,当局一直为可能出现基孔肯尼亚热输入个案做好应急准备。政府已采取多项应急准备,预防基孔肯尼亚热在本港传播,保障市民健康。
根据佛山衞生当局信息,截至26日佛山市已录得超过4700宗个案,绝大部分个案在顺德区录得(4210宗)。全部均为轻症病例,没有严重或死亡个案。此外,广东省其他城市近日亦出现确诊个案。澳门方面,截至25日,录得4宗基孔肯尼亚热输入个案,其中3名患者于潜伏期内曾到佛山市。本港暂没有录得确诊基孔肯尼亚热的个案。
中心总监徐乐坚表示,基孔肯尼亚热并不会人传人,主要透过带有基孔肯尼亚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在香港普遍存在的白纹伊蚊可以传播基孔肯尼亚热。基孔肯尼亚热及登革热病人在发病后初期(尤其是在发烧期间),血液会带有大量病毒,对蚊子具传染性。如在传染期被蚊子叮咬,有机会透过蚊子在本地进一步传播。假如蚊患情况严重,甚至有机会导致大规模爆发。因此,及早识别受感染人士及防止他们在传染期受蚊子叮咬,对预防本地传播非常关键。
应急准备
虽然基孔肯尼亚热所引致的严重症状及死亡十分罕见,而病征亦与较登革热轻微,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痊愈,但由于本地蚊媒未带有基孔肯尼亚热病毒,政府必须全力预防基孔肯尼亚热在本地扎根。政府已积极采取多项应急准备,包括:
口岸防控:中心港口衞生科一直与深圳海关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两地的口岸防控措施到位,两地人员今日亦举行前线工作会议,以加强了解双方在口岸的防控工作。
提升本地检测能力:中心的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具备充足的检测能力。中心会为公立及私家医院的基孔肯尼亚热怀疑病例进行检测,今年暂时未检测到阳性个案。中心已联同医院管理局进一步提升本地检测能力,确保本港一旦出现爆发,怀疑个案可尽快进行化验,以达致早发现、早诊断。
安排无蚊环境接受治疗:预防病人受到蚊子叮咬是防止出现本地传播的重要措施。假如本地蚊子受到基孔肯尼亚热病毒感染,便有机会在社区进一步扩散。当本港出现确诊基孔肯尼亚热个案,为审慎起见,病人会被安排到医院,以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中心会按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评估进行防控工作,包括为个案的家居接触者或共同暴露于感染源头的人士提供医学监察及健康建议,如他们出现相关病征,中心会安排化验检测。
病媒调查及灭蚊:中心会与食物环境衞生署(食环署)紧密合作,实地视察有关地点并进行病媒调查及灭蚊,减低本地传播的风险。
药物供应:政府正监察含退热成分的药物(例如: 扑热息痛)在香港的供应情况,并与供应商、本地制药业及社区药房组织保持紧密沟通联系。有关药物在本港整体供应维持稳定,市民不需要囤积有关药物。
联防联控
粤港澳三地根据《粤港澳突发公共衞生事件应急合作协议》之框架指导,在传染病联防联控及紧急应变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中心根据三地建立的传染病通报机制,充分掌握广东省近日基孔肯尼亚热的最新情况。
港口衞生科已在各个口岸加强有关基孔肯尼亚热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巡查四周确保环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实防蚊措施;为抵港人士进行体温筛查,为发烧或出现相关病征的旅客进行健康评估,并在有需要时转介他们到医院作出跟进。中心亦会与航空公司和旅游业界等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适时更新疾病信息和健康建议。
市民应继续采取的措施
中心建议市民使用含避蚊胺或其他有效活性成分的昆虫驱避剂,以有效防蚊。市民如从受蚊传疾病影响地区回港,应在14日内持续使用昆虫驱避剂。若感到不适,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外游细节。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