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洪水桥发展区。(香港文汇报资料图)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洪泽楷)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引擎,势必令新界北区沧海桑田,故第八届立法会换届选举新界北地方选区的5位候选人,将抓紧北都区机遇作为政纲重点,有候选人关注提振北都发展速度,改善北都的交通规划,并建议完善新界北教育配套、医疗配套;也有候选人倡议将北都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社区。同时,候选人也关注青年向上流的问题,倡议设立「青年置业储蓄计划」;也有候选人希望运用多年积累的实干经验,制定惠及新界北基层与中产人士的政策。
分阶开通北环线 牛潭尾教学医院速上马

1号候选人,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北区区议员谭镇国的政纲重点着墨于北都区发展。他表示,北部都会区项目关乎香港未来,期望能充分运用他在商界、教育界等多个界别的跨界背景、丰富经验与专业能力,推动北都发展提速提效。他提出「提速北都,为你增值」的竞选口号,并提出「五项提速,七大增值方向」政纲。
谭镇国表示,新界北区的交通基建需提速,建议北环线及北都公路加快兴建,分阶段开通,配合发展。他又倡议每季举办大型招聘会,对接区内招聘及就业需求。对于社福配套,他建议增加社区设施及服务,照顾基层居民所需。
医疗服务提速方面,谭镇国建议加快扩建北区医院及天水围医院,推动牛潭尾教学医院尽快上马,争取新增新界北联网,整合并提升资源。最后是促进政府机构入驻北都区,谭镇国解释,政府部门应带头进驻北都,起示范作用带动当区经济活动。同时,大学城必须加快上马,率先为北都注入动力。
经济增值方面,谭镇国建议政府主动出击,简化申请流程,为企业度身订造落户方案,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同时令有意落户企业可享一站通办的便利。
谭镇国又提出基建增值,建议密切跟进并监察北都以至多个工程项目和进度,以做到基建先行,工程费用合理。他又倡议发展地区经济,用好新界北自然及文化资源,打造蓝绿康乐特色旅游。
就业增值方面,谭镇国认为应落实职住均衡,居民共享红利。他提出推动新界北区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完善交通配套,便利区内通勤通学,令市民分享到新界北发展的红利。
配套增值方面,谭镇国表示,古洞北/粉岭北的公营房屋未来数年将分阶段落成,数以万计新人口迁入,他承诺当选后会监督医疗、交通、教育、社福等配套适时到位,同时他亦建议联系商界及社福界,善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到商社合作促进新界北稳步发展。
建跨越鸡岭回旋处新车道 助青年储蓄置业

2号候选人、北区区议员曾劲聪今次参选立法会新界北地方选区。他表示,自己与工联会团队服务北区和天水围社区超过20年,得到工联会和市民的认同,例如早前在上水天平邨天明楼发生停电事件,他连续两晚通宵在天平邨留守,随时候命支援街坊,他幽默形容该次经历传承前辈王国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精神。
故今次竞选他亦提出「深耕北都」的口号,期望在经济转型下,北部都会区能有更多工作机会。他强调,希望可以建设北都成为一个宜居、宜工作的地方,为香港发展更上一层楼。
曾劲聪的政纲聚焦三大方向,包括交通规划、产业发展以及青年置业。交通方面,曾劲聪指随着北部都会区规划逐步推展,区内将迎来大量住宅、商业及创科发展,人口急增,交通需求势必飙升。而现时北区交通配套相对不足,口岸设施及道路容量面对沉重压力,尤其在繁忙时段更易出现严重交通挤塞情况,影响市民日常出行。
他表示,关注到古洞北交通压力日增,须前瞻部署确保「全程畅通」。短期内应优先推动两项工程:一是兴建跨越鸡岭回旋处的新车道,提升交通应变能力;二是扩阔古洞北至大头岭瓶颈路段,改善车流容量。中长期则建议加快东涌线延线及北环线建设,分散人流车流。定期检视优化方案,保障市民舒适出行。
巩固优势产业方面,曾劲聪建议「拚经济」须优先巩固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优势。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同时善用旅游资源,吸引高消费旅客,促进消费与就业,推动经济多元繁荣发展。
至于推动青年置业方面,曾劲聪表示工联会曾于去年倡议政府推出「青年置业储蓄计划」,让青年每月供款购买政府债券,到期时提取本金及利息作为置业首期,并获选楼权,亦可于北部都会区预留资助房屋用地,供参加计划的青年认购,促进向上流动。
鼓励名校直资校迁入 北都建完善单车径

3号候选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元朗区区议员沈豪杰表示,自2011年开始服务社区,多年来见证元朗综合服务大楼、天水围医院、港铁北环线工程等惠民设施开展工程及陆续落成。他的政纲聚焦四个「全面」,包括全面提升北部都会区发展速度、优化新界北教育配套、改善新界北医疗设施以及建设关爱安全社区。
在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方面,沈豪杰承诺当选会以法律专业为「发展北都专属法例」出谋献力,并建议加快北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落实港深西部铁路、北环线、十一号干线及北都公路。他又建议政府在北部都会区兴建完善的单车径,鸡岭及大头岭回旋处引入智能交通灯,解决交通挤塞问题,方便居民出行。
他特别关心新界北区本地就业,承诺将推动政府加快引入更多高端专业服务,为中产人士创造本地就业,达至职住平衡;又建议保障受收地影响居民的合法权益,敦促政府加快缴付收地赔偿。
在优化教育配套方面,沈豪杰倡议推动政府在北都预留更多土地兴建国际学校;并建议鼓励香港名校和直资学校迁入新界北或设置分校。他又建议加快大学城建设,在北都设立全国高校区域转移转化中心,并建议加强资源防止校园欺凌和学童自杀问题,及照顾有特殊需要儿童(SEN)。
在改善新界北医疗设施方面,沈豪杰建议推动政府降低医疗成本和收费,降低公立医院收费,减轻市民负担。他又建议推动天水围医院扩建工程、洪水桥医院工程、牛潭尾教学医院规划和监察北区医院扩建工程进度,以及落实将北区地区康健站提升为地区康健中心,并倡议在新界北兴建私家医院。
沈豪杰关心精神健康问题,建议增加精神健康的医疗资源,推动立法保护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免受社交媒体的影响。同时建议设立「骗案受害人诉讼基金」,协助受害者追讨被骗款项。
寻外国院校合作抢人才 增设智能停车场

4号候选人、沙田区区议员廖子聪服务新界超过十年,深入了解基层与中产的实际需要,他希望运用多年积累的实干经验,全力推动新界北发展,制定惠及新界北居民的公共政策,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他的政纲聚焦北部都会区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素以及促进生育和家庭福祉等议题。
在发展北部都会区方面,廖子聪建议促进人流、资金、科技和信息交流,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枢纽。他又建议,藉着「北都大学城」的机遇,寻求与外国院校合作,争取更多优秀人才来港。
他提出,政府应就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用发展趋势作事先规划,提升香港算力及电力网络韧性,他承诺会担当政商民之间的桥梁,积极协调不同持份者,务求合作共赢,促进北都与自然环境融合发展。
廖子聪又提出坚定落实「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共同承担创新改革使命;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角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促进金融市场各板块均衡发展,以传统金融优势支持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及数字资产等新兴板块,并倡议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机遇,促进口岸经济,释放边境发展潜力。
在完善交通规划方面,廖子聪提出推动兴建新界东第二条南北铁路,并在走在线与东铁线、吐露港公路及规划中的沙田绕道互补,覆盖香园围口岸、文锦渡、打鼓岭、粉岭南北等地。为纾缓新界北停车难,廖子聪要求重新规划新界北泊车位,研究在合适的地点增设智能停车场,以应对大型商用车、私家车(包括电动车)及电单车的泊车需求。
医疗方面,廖子聪提出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探讨推行更多公私营医疗协作计划,为轮候公营医院服务病人提供更多选择和弹性。在促进生育与家庭福祉方面,廖子聪建议增加幼儿中心服务及社区保姆名额,研究提高补贴金额,䆁放妇女劳动力。
推动绿色智慧运输 盼洪水桥设私立医院

5号候选人、北区区议员姚铭的政纲浓墨重彩擘画对北部都会区的愿景。他表示,新界北地区在北都规划倡议公布前,长期被视为香港边陲地带,交通不便且缺乏就业机会。随着现今北部都会区成为香港发展重点,不仅要考虑发展,更要惠及本区居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他以「幸福北都」为理念,提出十大竞选政纲,关注北部都会区区内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照顾弱势群体等议题。
在发展北部都会区方面,姚铭建议北环线建设进一步提速,建议策略性分阶段启用车站。在完善交通规划方面,他提出推动绿色智慧运输系统。在针对职住不均问题上,姚铭提出设立北都专属招聘平台。除持续发展大学城外,姚铭强调需丰富不同类型中学选择。北都行政体系方面,姚铭建议升格后的北都区统筹办宜加入熟悉不同产业的代表。至于北都区内医疗服务,姚铭建议提升社区公营医疗,研究洪水桥设私立医院。
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姚铭表示将全力参与法制完善,支持政府执行国安法律,并指应坚持反对西方干预,主动发声捍卫国家利益。他又建议善用国际舆论渠道,对内对外说好中国故事。弘扬爱国主义方面,姚铭建议设立爱国主义网站,善用各区历史建筑,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并建议鼓励民间推动教育,共同推广中华文化节庆。
在融入国家发展方面,姚铭建议需善用内联外通优势,联同内地企业并船出海,以及藉「十五五」规划建议,继续发展产业惠及民生,以及争取尽快加入RCEP推动国际贸易及合作。
姚铭同时提出多项民生措施,包括加强公营夜诊服务,支援不同阶层的夜间诊治需求,提高私营医疗透明,制订公营牙科计划,完善各项牙科保健服务。
房屋方面,姚铭建议重推出售公屋计划,研究出售个别屋邨单位。同时建议培育人工智能人才以及本地顶尖编程人才,优化各类职业教育,因应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责编:罗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