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题:“谎言工厂”——起底美国认知战的历史与套路
新华社记者席玥 马倩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多次表示将关闭美国国际媒体署及其下辖的美国之音等机构,理由是它们都是民主党的“传声筒”。就在日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将裁减约500名美国之音雇员。
设立83年来,美国之音以所谓“传播自由民主”之名,行意识形态渗透之实,是名副其实的“造谣机器”,也是美国“谎言工厂”的重要一员。
从报纸刊物到广播影视,从网络游戏到社交媒体,从网红运营到算法推荐……长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渗透、操纵国际舆论、塑造他国认知,谋求以“思想殖民”维护自身霸权。
“谎言工厂”的“造谣之音”
“83年来,‘赫赫有名’的美国之音首次陷入沉默。”今年3月,美国之音总监迈克尔·阿布拉莫维茨一声长叹。当时,入主白宫不久的特朗普下令削减美国国际媒体署规模,其旗下美国之音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广播电台、自由亚洲电台、古巴广播办公室等多个机构遭资金“断供”,数百名员工陆续被解雇。
数十年来,这些机构充当美国政府散播谣言的“急先锋”,试图以美式叙事和价值观重塑各国人民的认知,在世界多地留下黑历史。
美国之音电台成立于1942年,其最初的任务是开展反纳粹宣传,冷战后重点转向针对苏联,充当意识形态对抗的“舆论打手”。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运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导下向欧洲传播“亲美反苏”信息。
曾在德国慕尼黑工作的自由广播电台雇员维诺格拉多夫说,电台大部分材料由美国国务院提供,还有一些由电台“编造”,惯用手法包括:歪曲苏联报刊内容、捏造所谓“从苏联出逃人员言论”和“苏联听众来信”等,有时还让同一个人一天内假扮多个身份在广播节目中造谣。
前美国新闻署署长西奥多·斯特赖伯特曾公开宣称,“开展一切必要工作”,以支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颠覆活动。
冷战期间,美国之音波斯语广播长期攻击主张核裁军的《斯德哥尔摩核裁军倡议》,被伊朗媒体抨击为好战的“造谣之音”。同一时期,美国之音设立阿拉伯语广播,扩大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布局,遭到埃及、伊拉克、尼日利亚、泰国等国强烈反对。
冷战结束后,美国也没有放过其眼中的“大国竞争对手”俄罗斯。美国政府和国会前些年不断增加拨款,支持美国之音、自由广播电台等加大对俄“报道力度”。用自由广播电台俄语广播前记者安德烈·巴比茨基的话说,这些美国机构的俄文报道充满“拙劣的造假、低水平的瞎编和子虚乌有的新闻”。
不断翻新的“洗脑”工具箱
美国操控舆论、塑造认知的手段远不止美国之音等电台,其“洗脑”工具箱五花八门、不断翻新。
冷战时期,美国中情局曾发起“知更鸟计划”,在世界各地收买媒体从业人员和行业组织。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1977年揭开这一黑幕:中情局招募媒体记者为美国政府有偿提供情报以及杜撰新闻。中情局曾承认,通过“知更鸟计划”,美方收买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组织。
电影电视和出版物等也成为美国认知战的工具。越战题材影片《第一滴血》以“战斗英雄”形象刻画美军士兵,电影《拆弹部队》把入侵伊拉克中的美军描绘成“救世主”。
“把信息注入大多数人头脑的最简单途径,就是让信息以电影等娱乐方式为媒介,在人们未意识到自己成为被灌输对象的情况下达到灌输目的。”二战时期担任美国战时情报局负责人的埃尔默·戴维斯曾这样说。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变革,社交媒体等成为美国开展认知战的新平台。古巴《起义青年报》周刊披露,美国国际开发署2010年至2012年间曾在古巴创建旨在颠覆古巴政权的社交媒体“古巴推特”。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社交媒体“推特”(现更名为“X”)通过调整算法来降低对西方“不利”信息的可见度,还专门推出新应用来推送对西方“有利”的信息。
豢养“网络水军”、动用社交机器人开展高密度传播……在社交媒体平台,美国操控舆论、塑造认知的手段不断翻新。美国“截击”网站曾披露,美国国防部长期与X等社交媒体平台秘密合作,利用虚假账号在中东多国开展认知战。
美国《每月评论》网站刊文说,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美国政府已将社交媒体平台“武器化”。玻利维亚前内政部长、学者乌戈·莫尔迪斯说,美国政府借助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利用谎言作为动摇他国政府和制造冲突的武器。
特朗普政府的“数字作战室”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传声筒’美国之音继续存在?”特朗普此前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说。
特朗普政府向美国国际媒体署及其旗下美国之音等机构发难,只是因为这些机构在党争中没有站在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一边。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的“认知战机器”从未停转。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将白宫新闻发布机构打造为“数字快速反应行动部队”,设立“数字作战室”以操控叙事。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白宫雇佣专业视频制作人员,把信息转化为表情包、短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即时分发。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年2月访美期间与特朗普爆发争吵后,白宫团队制作并发布了一批符合美方叙事,并具有讽刺、戏谑成分的视频和照片,用于社交媒体传播。
特朗普政府的认知战还呈现极强技术特征,大量使用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美国媒体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此前发布一段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将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地带“美化”为海滩度假胜地,以呼应美方所谓“接管加沙”论调。此举无疑是对加沙人民苦难的漠视,违背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维护霸权的“思想认知战”
美国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曾说,“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学者弗莱彻·舍恩和克里斯托弗·兰布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要求“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宣传两种制度的根本区别”,“阐明美国的价值观和政策”,突出苏联的“弱点”和“阴暗面”,要将对苏联的认知战置于同对苏军事遏制同等重要的位置。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把“反恐”塑造成全球性议题,借机输出价值观和发动战争。曾在小布什政府担任白宫新闻发言人的斯科特·麦克莱伦回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内幕时说,白宫当时精心策划,“塑造和操纵能获得公众认可且对美国有利的信息来源”,“依靠宣传来煽动战争……媒体成为‘同谋’”。
美国国际媒体署2022年3月发布的一份战略计划明确表示,将继续重点关注那些“威胁到美国安全”的地区,最终目标是支持“美式民主”和“自由主义”价值观,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美国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研究主任马库斯·斯坦利在2024年发表文章披露,美国国会众议院批准拨款16亿美元用于在国际上进行反华宣传。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今年2月自曝,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拨款为其约70%的涉华研究项目提供资金,该研究所在2022-2023财年收到约190万美元的美国国务院拨款。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称,没有美国政府的资助,该机构缺乏“反华素材”,无法输出“攻击中国”的内容。这一案例也充分印证美国认知战“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盟友协作”的特点。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发认识到美国认知战的真实意图和套路手段。随着全球南方国家在传播领域不断发展和合作深化,以及世界范围内信息生产和传播“去西方中心化”趋势的增强,美国构筑的“思想殖民”堡垒正摇摇欲坠。
乌干达《新景报》评述,美国妄图把持话语霸权、扭曲世界认知,南方国家正“集体性‘去殖民化’”,抵制美西方谎言叙事。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