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昨日早上到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视察,听取各方面部署情况,并与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举行会议,深入讨论不同部门应对工作。
(大公报 记者 肖泓宇)被称为风王的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破坏力随时直逼2017年「天鸽」及2018年「山竹」。天文台预告,本港今日稍后天气开始急速转坏,将于下午2时20分改发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并会在八号信号生效前约两小时发出「预警八号特别告示」。
迎战风王,官民同心。特区政府连日来超前部署做好准备,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政府动员计划会启动,第一线预备单位随时候召,应对台风。」他强调,底线思维要强、安全系数要高、加强应对能力及信息发放的速度,已通知政府不同部门,政府动员计划将会启动,并团结社会力量,全力戒备。当发生超出预估的情况时,要将影响降到最低,将复原的时间尽量缩短,让社会尽快回复正常生活。
李家超昨日特别指示保安局提早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预先做好统筹及应变部署。他昨日早上到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视察,听取各方面部署情况,并与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举行会议,深入讨论不同部门应对工作。
加购四部「龙吸水」应对水浸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联同多名局长昨日落区视察防风措施,呼吁住在水浸高风险地区的居民尽早入住庇护中心。渠务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务总署昨日召开记者会,公布11个地点的水浸风险评估。渠务署表示已加购四部「龙吸水」排水机,最迟明早到港后可立即投入使用。陈国基昨日下午联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和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到三个地方巡视,包括位于沙田靠近城门河的行人隧道、土瓜湾的地盘及鲤鱼门,落实防风措施的情况。
司局长视察水浸黑点设施
陈国基表示,位于沙田的隧道地势低洼,现有水位距隧道底部仅约两米,若风暴导致河水暴涨越过护栏,隧道可能于一两分钟内迅速淹没,风险极高。为保障市民安全,路政署已在全港16条同类隧道安装水位侦测器及24小时监控镜头,并将于八号风球生效数小时后、趁使用人数减少时,提前封闭隧道,现场会有警务人员执勤,防止市民进入。
至于土瓜湾地盘,陈国基确认己加固棚架及天秤。在鲤鱼门低洼地区,相关部门已架设安全绳索及离地临时通道,并部署每小时可处理大量积水的「龙吸水」排水机械人,以备紧急撤离居民所需。
陈国基强调,政府各部门已全面启动防风应变部署,包括提早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开放临时庇护中心,呼吁市民切勿外出「追风逐浪」,并呼吁住在高风险出现水浸地区的居民尽早入住庇护中心,又称僱主亦应以员工安全为首要考量,灵活处理工作安排。
为应对超强台风,多个政府部门已提前落实防风措施,并加强人手应对。渠务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务总署昨日召开记者会,公布水浸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渠务署利用模型系统,对全港25个沿岸低洼、当风地区的水浸风险进行了评估,预计其中11个地区水浸将较为严重,多个地区水深预估将在0.6米到1米,其中大埔区林村河等沿河单车径可能出现1.5米水浸。
为应对超强台风,渠务署署长莫永昌表示,署方将额外增设20队紧急应变队伍,届时将共有200队负责全港水浸处理及渠道清理。署方早前亦加购了四部「龙吸水」排水机械人,预计最迟今早可抵港并投入使用。
吁高危地居民迁庇护中心
针对高风险地区,莫永昌表示署方将继续按照计划加设、强化防水浸设施,包括大埔林村河、广福桥附近放置临时充水式挡水坝、鲤鱼门加高挡水板后堆放沙包墙等措施。此外,他表示署方与深圳水库方正保持紧密联系,以确保排洪安排及时通报。
土拓署土木工程处处长黄志斌表示,已指示负责海事工程维修保养的承办商做好准备,安排足够的人手、机械和材料,并指计划将轮班当值的工作人员,从55位增加到100位,以确保紧急情况下采取应变行动。
民政事务总署副署长王婉蓉表示,民政事务总署现已动员区议员及关爱队,向易受水浸影响的居民传达天气信息,并劝导高风险地区居民迁往临时庇护中心,并表示全港18区逾40间庇护中心将提前于今早8时开放。
政府部门应对台风措施(部分)
渠务署
•应急队伍增至200队;在高风险区投入9部排水机械人,另有4部龙吸水到港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在大埔林村河、鲤鱼门等水浸黑点加装临时挡水板,并在挡水板后堆沙包加固。
•提前在高风险区派发4万个沙包,数量是常规台风应对措施的3倍。
土木工程拓展署
•应急当值工作人员增至100名;在全港18区供应一万个沙包,并协助居民领取与放置。
•在将军澳南等沿海高风险地区加建防浪墙;在水浸黑点放置临时冲水式挡水板。
民政事务总署
•提早在今天上午8时开放逾40个临时庇护中心
•动员区议员、关爱队等向高风险区居民传递天气信息,疏导迁离
保安局
•提早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进行全天候监察协调
•警队有额外逾2000人候命、消防处有1000名同事及80辆消防车候命、医疗辅助队及民安队逾1000人候命、特务警察有500人候命、政府飞行服务队定翼机会在有需要时飞入风暴地区获取气象数据
环保署
•于新界堆填区预留区域,专门接收风后塌树及木料废物
•风后3天内延长废物转运站及堆填区运作时间
•备妥碎木机及锯木机,提前调度货柜以加速废物转运,缩短轮候时间
房屋局
•于屋邨固定户外设施,设置沙包、水闸,提前封堵部分低洼入口
•动员管理团队检查排水渠、清理淤泥,提醒居民做好防风准备
路政署
•在全港16条低洼隧道装设水位侦测器及全天候监控镜头,及时掌握水浸风险
发展局
•加强检视地盘及楼宇附属设施的防风措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已安排承建商加强人手,有逾1300人候命
教育局
•提前宣布学校停课两日,保障学生安全
透视镜|全民战台风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天文台数据显示,「桦加沙」与2017年的「天鸽」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特区政府各相关部门严阵以待,为应对「桦加沙」来袭可能带来的灾害做充分准备。
台风充满变量,无论事前作出如何细密部署,都可能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状况,关键是各界要配合,做好各种防风措施,包括僱主要体谅员工的人身安全,对风暴期间上班作人性化安排。
对抗「桦加沙」来袭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减低台风对社会民生影响,政府各部门及公共运输机构,事先已作出具体安排,这是前期工作。
台风袭港期间,市民要顾己及人,如无必要不要外出,切勿「玩命」追风或攀山涉水,避免增加救援人员工作负担,累己累人。而相关部门已作出台风袭港期间各项预案,将采取各项必要的救援行动。
台风过后,如何尽快恢复社会正常运作最为关键,不同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特别是交通及航空服务,将承受考验,必须做好应变预案,将台风带来的影响及损失减到最低。
专家分析|拉尼娜现象带来更多风暴
2025年,包括香港在内的华南地区遭遇异常频繁的台风吹袭。历史上,香港每年平均受六次台风影响,然而,2025年截至9月中旬,已有八场台风对香港造成影响,需要发出一号或以上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正在迫近的超强台风「桦加沙」是今年第九个达到此警告级别的热带气旋。
香港城市大学(城大)能源及环境学院气候科学家秋贞银教授指出,大尺度气候模式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南海及周边地区热带气旋的频率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香港的热带气旋季节延后开始,而拉尼娜现象则常与香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次数增加有关。
她补充,直到2025年8月,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仍处于中性阶段。然而,近期观测显示,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面温度已降至接近或低于平均水平。这一降温趋势在9月初加剧,显示出趋向拉尼娜形态转变的迹象。西太平洋海域的高于平均海温预计将在8月至10月间促使该地区的热带气旋活动增加。
尽管全球暖化是否影响热带气旋的频率仍具争议,但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的风暴将更强烈,并伴随更大量的降雨。
提早安排|全港学校今明停课 报考DSE延期截止
教育局昨日宣布,全港中学、小学、特殊学校、幼儿园、幼儿园暨幼儿中心及夜校于今日及明日(9月23及24日)全面停课。2026及2027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特别考试安排的申请截止日期将延至2025年9月26日(周五)。
因应停课,2026年度小一入学自行分配学位的纸本申请亦须暂停接收,截止日期顺延至30日(周二)。家长亦可选择于26日(周五)或之前,透过「小一入学电子平台」(epoa.edb.gov.hk)提交电子申请。
另外,政府表示,鉴于天文台昨晚发出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社会福利署呼吁市民今日不要安排子女或家人前往幼儿中心、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有关学前或小学生课余托管、长者服务中心、日间学前康复服务单位,以及庇护工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综合职业训练中心及展能中心等日间康复服务单位。不过,相关中心及服务单位于正常办公时间内仍会开放予有需要人士,建议市民预先联络有关中心。如八号或以上警告信号生效,上述日间幼儿、青少年、长者及康复服务单位,以及所有社署辖下福利单位,将全部暂停开放。
城巴学校路线停驶
交通方面,因应教育局宣布今日及明日学校停课,城巴的常规学校路线(3A、19P、23B、40P、73P、81A、82S、85A、85P、90C、91A、93、93A、93C、95P、702A及702S)将于上述日期暂停服务,部分路线学校班次亦将暂停。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