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治报内容图
https://www.newspaperhk.cn/Pics/2025/9/c20250902eaabbe2c82534bed9c9b62e5b50d327f.jpg
来自「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企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给企业科创构建了很好的成长土壤,作为创新集群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感到激动与自豪。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香港法治报,法治报,香港法治網,香港新闻,法制网,法治网
http://www.newspaperhk.cn/hkviews/detail/836.html
您的位置: 首页 > 香港万象 > 详情

全球创新指数新排名 :深港穗集群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获国际高度肯定

2025年09月02日 10:26:58  来源:香港文汇报   浏览量:17082

来自「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企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给企业科创构建了很好的成长土壤,作为创新集群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感到激动与自豪。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康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该组织指出,过去5年「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专利申请密度为每百万人2,292个,科学论文发表的密度高达每百万人3,775篇。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表示,该排名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肯定,今年的排名新加入风险资本交易量作为评核指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内地与香港管理的风投与私募基金规模在亚洲分别稳占第一、二位,「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引导资金支持创新意念转化为落地成果方面,表现卓越,广受认同。

《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通过三项核心指标,包括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风险资本交易量。

五载探花终超东京横滨

在《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五年获得第二位,今年超越「东京-横滨」集群跃居第一,过去五年间专利申请的密度为每百万人2,292个,科学论文发表的密度为每百万人3,775篇;至于风险资本交易量的密度为每百万人135宗。此外,科学论文发表量的前三甲集群均在中国,分别为北京(占全球总量的4%)、上海-苏州(2.5%)和深圳-香港-广州(2.4%)。

据排行榜数据,今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集群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有24个;其次是美国有22个。而集群入围情况不断变化,今年有10个集群首次进入前100名,包括中国宁波(第93名)和宁德(第99名)。

若以人口规模计,宁德的创新密度跃居全球第四,主要得益于能源技术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专利申请量的激增。

香港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昨日签署「WIPO LEX裁判文书」数据库谅解备忘录。

湾区最具活力及影响力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发布活动昨日于香港科学园举行,活动由国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并由香港特区承办。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布活动上致辞表示,大湾区具备卓越条件,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创新集群,香港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科技、资金和人才方面提供独特价值。他强调,香港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可进一步释放香港的潜力。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Marco ALEMAN)代表总干事邓鸿森的发言提到,创新集群是强大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柱,加入风险资本交易活动的分析,校准了对创新实力的认知,凸显哪些集群正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经济成果。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致辞提到,香港近年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国家则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未来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志成致辞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香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他们将继续支持香港特区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加快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高地。

港高校贡献专利与论文

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昨日出席发布活动后向传媒表示,特区政府未来会继续强化三方面工作,包括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强化基础科研优势并发表更多科学文章、要有更多风险投资及发展更多初创企业。

多所香港本地大学表示,有关排名不仅彰显大湾区的科研创新实力,更突显香港在推动区域创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大学在专利申请量与科研论文发表量均作出重大贡献,充分展现深厚的学术根基。

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表示,结果彰显了香港在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数码港将积极配合国家及特区政府发展策略,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强化香港的国际联系,成为内地企业与海外企业的双向跳板,促进创科成果走向世界。

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昨日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签署有关「WIPO LEX裁判文书」数据库的谅解备忘录,加强信息共享,以共建更紧密、知识层面更丰富的全球知识产权社群。

全球创新指数15大创新集群

第1位 深圳—香港—广州

2.东京—横滨

3.圣何塞—旧金山

4.北京

5.首尔

6.上海—苏州

7.纽约

8.伦敦

9.波士顿—剑桥

10.洛杉矶

11.大阪—神户—京都

12.巴黎

13.杭州

14.圣地亚哥

15.南京

议员:反映创科人才政策有成果

(记者 黄子晋、严锴华)多位香港立法会议员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分析,排名反映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对香港招商引才有积极正面作用,有关排名亦反映政府创科、人才政策的成果,建议未来进一步深化措施。

立法会议员林健锋 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立法会议员林健锋向香港文汇报表示,是次排名跃升对香港招商引才有积极正面作用,建议特区政府透过不同渠道宣传好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措施,简化申请程序,并吸引多些创科企业进驻北部都会区,令香港创新产业活起来。

反映湾区形成完整创新产业链

立法会议员黄锦辉认为,今年的指数新增风险投资交易量相关指标,不再忽略下游阶段的商业化等能力,将深圳、香港、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集群中各司其职、形成完整创新产业链的优势更全面反映。这种上中下游协同模式让大湾区形成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前来大湾区投资与合作。谈到现届特区政府推出的「产学研1+计划」,黄锦辉表示,该计划透过分阶段的中游拉推策略,成功促进了学术界与创新产业深度合作,共同确立应用研究方向,实现从研究到商业化的转化,成为是次排名跃升的一大助力,期望特区政府未来继续深化相关措施,进一步推动本地创新产学研协作及国际化。

立法会议员黄锦辉 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立法会议员李浩然表示,香港近年的人才政策有助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大湾区,对集群的创新领域发展有关键推动作用,建议特区政府继续加强完善本地创科生态,优化推动资本、初创企业培育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措施,促进商界需求与科研成果的信息互通;持续吸引国际人才来港,助力海外资本进入湾区,支持本地研发成果走向国际;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把握未来「十五五」规划机遇等。

责编:罗慧

五载探花终超东京横滨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