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黄子晋)由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开幕典礼28日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举行,展览将展出约40件/套珍贵抗战历史文物,以及约150帧历史照片,29日起至明年7月8日供市民免费参观。有捐出捐赠展出文物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战士后人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这些文物不仅是战争的见证,更承载着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情谊,冀让香港市民感受到粤港两地同胞在抗战中的团结与牺牲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开幕典礼出席者包括卓永兴、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秘书长王松苗、广州市文物局局长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刘晓明、立法会主席梁君彦、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常任秘书长沈凤君,以及抗战老战士及其后人等。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总监张锐森在展览的新闻界预展环节表示,是次展览聚焦介绍抗战期间粤港两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日等历史,凸显两地在抗战中的紧密联系,包括香港作为物资中转站,将从各地募集的资金和物资运往抗战前线,以及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等游击队在抗击日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粤港沦陷」
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和数据,介绍广州和香港沦陷的过程,包括1937至1938年间日军对广州的轰炸次数、伤亡人数及建筑破坏情况,以及1941年10月25日香港沦陷的历史背景等。
第二部分「奋力抗战」
展示在中共领导下,粤港多支武装部队的抗战事迹,同时介绍「文化抗战」,即通过文化活动宣传抗战精神,激励民心的情况。
第三部分「抗战胜利」
回顾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以及粤港两地人民庆祝胜利的场景,展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等。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易西兵表示,是次展览的筹备工作历时近一年,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精选28件套文物和展品参展,其中包括13件套三级文物,以及东江纵队相关珍贵文物,如正副司令员曾生、王作尧的就职快电、东江纵队布臂章及郭沫若先生撰写的抗战文章等,部分文物为首次在香港展出。这些文物生动再现了80多年前粤港两地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相互扶持的历史,展现了两地文化相通、命运与共的深厚联系。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馆长张雅茵表示,为让年轻人及家庭更好参观,馆方特别设立了抗战历史互动教室,提供互动游戏、心意卡书写活动、AI抗日战士对话及穿上东江纵队的游击队服装拍照等活动,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抗战历史,增强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而馆方更会于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推出一系列公众活动,包括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代表与本地中学生交流对话等。
是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手枪队战士何志雄的遗物望远镜,由其子何惠明捐赠。何惠明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父亲在抗战期间与一位姓王的指导员拍挡并肩作战,然而该位指导员在与父亲到港深边境地带勘查日军动态时不幸中枪牺牲,父亲一直珍藏了这名烈士的望远镜作为纪念。何惠明表示,父亲在抗战胜利后到内地参与了解放战争,毕生爱国,而自己自幼在军营成长,耳濡目染,很希望香港社会各界铭记历史,所以自己在去年看到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鼓励市民捐赠与抗战相关历史文物后,便主动联络馆方作出捐赠,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好传承爱国精神。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