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校外学生宿舍项目进展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姜嘉轩)香港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配合建设国际教育枢纽的愿景,令教育机构的相关配套也成为拉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动力。透过拆墙松绑鼓励市场把商厦改装为学生宿舍的城中学舍计划,折射出传统商业地产转向人才发展服务的趋势。该计划今日(21日)推出满一个月,持续引起市场回响,负责的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及教育局回覆香港文汇报指出,该计划的政策方针是以清晰、易于遵循、合规,且具成本效益框架运作,各发展商/营办商需要每年提交审核报告,确保改装的宿舍符合要求。有立法会议员形容计划是一举三得,查询反应热烈;教育界则指计划是推进高教产业的关键,并可巩固国际人才高地的地位。
就城中学舍计划的具体运作,发展局及教育局综合回覆指,会透过计划支持发展商/营办商及专上院校,以灵活方式营运,回应市场对学生宿舍的需求,包括可灵活合作及让不同背景的合资格学生租用。自计划推出后,当局一直与有兴趣参与的发展商/营办商联系并回应查询,并会继续提供适切协助,适时检视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成效。
非本地生宿位料缺7万
在监管方面,两局指计划下的发展商/营办商须每年向教育局提交经核证的审核报告,提供学生宿位入住的统计数字,并证明报告期内相关资格准则已予遵从等。事实上,计划推出一个月以来,虽仍未有合资格学生宿舍名单获审批发布,但已牵动业界的积极反应,有物业代理主动标榜「受惠于城中学舍计划」为卖盘特色,亦有院校及发展商近期接连推出多个宿舍相关项目。
「现时八大宿位约4.4万个,算上正在兴建中的约5万个,当中只有约两成供非本地生使用。」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周文港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目前非本地生人数约7.9万人,加上预计人数会持续增加,预料非本地生宿位缺口未来两三年或高达7万个。
周文港认为,该计划有三大目标,一方面增加学生宿位,「在一个安全、符合学习主题、能够提供群育生活、有足够支援情况下照顾非本地生的住宿需要。」另因应本港近年商厦过剩的问题,让合资格的建筑物通过改装后获得善用,成为本港打造国际高等教育枢纽的重要基础。此外,因应大量非本地生的居住需要,导致邻近大学的私宅租金不断上涨,「而这会为一般本地租户带来影响,所以计划也是希望发挥引流作用,以缓和私楼租金升幅」,他形容整项计划是一举三得。
私营性质租金不设限
计划下的学生宿舍属自资和私营性质,局方将不会就租金水平设限。「目前大学内的宿舍,普遍约1万元一个学期,即大约四五个月,多数不包水电煤,楼宇质素或较私营差一点,而计划下的宿舍属私营,在要收回成本并有盈利前提下,有心理准备会比大学宿舍贵。」据他所知计划的查询反应热烈,相信计划项目落成量的多寡,会是影响租金价格的关键。
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认为,住宿是非本地学生一直要面对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以他所知来港学生普遍支持城中学舍计划,期望计划能尽快为他们提供「平、靓、正」的住宿空间。不过他亦认为,除了计划中的商厦及酒店改建,还应再考虑不同举措,如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和发展商合推的转卖为租的宿舍尝试等,只要能稳定发展,价格合理且能保障供应,也值得鼓励。
助擦亮「留学香港」招牌
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认为,提供足够学生宿位是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重要基础,「当前香港传统优势产业正面临挑战,发展高教产业正适合现时环境。」他表示,香港坐拥五所世界百强大学,香港大学更是跃升至全球第十一的历史高位,未来大有机会打入十大,「而且人才和资源灵活变通,一向都是香港的强项」,而计划正有助未来进一步推广「留学香港」,发挥优势。
近期校外学生宿舍项目进展
●香港都会大学去年购入红磡一幢酒店作学生住宿用途,命名为MU88,本学年起提供约220个房间。本月开展改造工程,完成后可提供430个床位,校方认为城中学舍计划容许改装停车场及后勤办公室成学生活动空间,对善用宿舍空间有莫大帮助。
●中原投资首个学生宿舍项目尖沙咀一步居‧117上周开幕,提供67间客房共121个宿位,涵盖一人至三人房,月租6,335元起,未正式开幕时已成功租出98%宿位。
●香港大学明德村3幢教职员宿舍拟采用建造、营运及移交形式,改装或重建成现代化学生宿舍,提供900至1,000个宿位,本周一(18日)截止日共接获逾20份意向书。
●恒基地产的大埔住宅项目迎林上月宣布转卖为租,并获香港中文大学确认为首栋专为该校学生打造的校外宿舍,房型包括双人房至四人房,月租5,335元起,中大学生可与恒地直接签租约。
教育界倡设扣分制 严重违规宿生交校方
城中学舍计划下的学生宿舍,要求学生租户达九成以上,其余则容许与合资格院校有关的人员入住。发展局及教育局回覆香港文汇报指,为了确保计划中的学生宿舍质素和宜居性,会要求必须设有效出入管理,例如透过人面识别系统或门匙卡,才可进入学生宿舍范围。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周文港表示,计划中宿舍可租予学生、舍监、访问学者等,也未有设男女分层/分栋等安排,管制相对宽松。因应过去大学宿舍曾爆出涉风化丑闻或男女生间不当行为,他认为私营学生宿舍的真正消费对象是家长,「家长对子女的安全、品格发展较关心,假如发展商想要做好业务,应当就这些问题作好把关。」他表示,相比现时学生自行在外合租,计划中的宿位至少可让家长知悉子女基本状况而相对安心。惟他指出,当局可考虑在不影响业界灵活发展下推出行政管理指引,予业界参考。
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指出,即使计划中的宿舍属私营,但始终绝大多数住户是学生,可考虑引入扣分制度,个别严重行为个案也应交由大学教务委员会处理。他并期望政府设委员会,定期派员巡查宿舍营运,「随着非本地生人数持续增加,可预见学生宿舍规模愈做愈大,所以更应看紧一些,否则一旦发生事情,或会影响香港高教界的声誉,往后做再多宣传都弥补不来。」
永义集团拓展学生公寓业务,将红磡漆咸道北的专才学生公寓森里推出招租。 资料图片
港漂生:政府认证自然信心足
城中学舍计划设有专属网页,将更新并公布合资格及已获所需发展许可的学生宿舍名单。多名港漂学生对计划表示期待,因为目前坊间租务市场不但「房少价高」,初来港的学生也会因不熟悉市况和手续,有机会遭不良中介欺骗,相信该计划不但提供更多宿位,还因获政府认证的「头衔」可确保住宿条件与质素,大大保障了非本地生的安全和利益。
「香港的大学普遍让本科生校内住宿最少一年,我就读的香港中大地方最多可住三年,但新学年我已经大四了,所以整个暑假都在烦恼住房问题。」中大港漂学生余佳一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心仪东铁沿线的租盘,亦有查询酒店包月价格,「比较好一点的房,月租约1.5万到2万元不等,酒店价格也有点负担不起。」他也有考虑过深圳口岸附近租房以跨境上学,目前仍在物色当中。
「居住环境有所保障」
余佳一认为,香港租房讯息未够透明,加上非本地学生在港人生路不熟,「没有一个很直接的渠道,让我们知道哪里有房租,就只能找中介,有机会遇上收费很高,或被欺骗情况。」他曾听闻,有学生原与中介谈好房间家具全包,但签约后却全都搬走;亦有朋友所居房间的楼上楼下都是色情场所,感觉治安欠佳。他相信,城中学舍计划能解决有关问题,「如果是政府或校方负责的计划,有这名号打出来,我们肯定更加放心!」
岭南大学港漂毕业生李小姐指出,非本地学生自行租房,或有机会因不了解行情被中介蒙骗,或迫不得已接受较差环境,「如没有现场看房,只通过照片、视频信息来判断,容易有视角扭曲、P图等问题」,而且屋苑周边条件亦未必有清晰说明,只模糊说「交通便利」、「距离某某大学×分钟」等。至于房内设施一旦失灵,要经中介联系房东再处理,往往很花时间。她认为,计划中的学生宿舍有统一公开监管,让居住环境有所保障,长远也能为租务市场作好榜样,减少劣质居所,帮助非本地学生更好融入及享受香港学习与生活。
本身也是港漂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表示,过去有非本地生曾遇到假网站、黑中介、假二房东等诈骗,亦有与房东发生金钱纠纷,损失钱财甚或被赶出住所等,城中学舍计划的政府认证宿位,有望避免学生利益受损,同时可帮助大学解决宿位不足难题,并为商界带来商机。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