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新界南总区刑事部警司李木易(右)与新界南总区交通部执行及管制组总督察屈展焯(左)交代案情。
日前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载影片指,自己打到一辆网约车,惟司机竟是「黑工」。
当日涉案网约车黑工驾驶一辆挂本地车牌的白色丰田Mark X。网上图片
诈骗集团运作图
日前有市民透过网约车平台电召汽车,其间发现司机不熟路及没有香港身份证,怀疑是黑工。警方根据举报迅速展开调查,揭发背后有诈骗集团利用合资格者的资料,在平台开设「影子」户口,再招揽其他人冒名接单载客取酬,诈骗集团则从中抽佣牟利。重案组前日以涉嫌串谋诈骗,拘捕向诈骗集团提供个人资料开户的本地男子,以及通缉包括集团女骨干在内的3人。警方谴责不法分子招揽和安排不合资格者驾驶载客,罔顾道路使用者安全。汽车业人士指出,这正是目前网约车未纳入规管衍生的问题,随着特区政府对网约车平台、司机及汽车发牌,将有效打击这种「顶包」情况。●香港文汇报记者 萧景源
据了解,被捕的53岁本地男子,报称任职司机,包括其内地女友在内的3名集团成员被通缉。他的内地女友负责招揽他人提供个人资料登记网约车户口、安排车辆及司机,并且收取佣金。另外二个被通缉者包括一名冒用他人户口载客的内地司机及一名同是内地居民的登记车主。消息指,当日在香港载客的司机有无香港驾驶执照成疑。
网上召车撞正「无证司机」
新界南总区刑事部警司李木易昨日公布案情指,报案人在本周一(11日)下午,透过网约车平台在荃湾召车,其间发现该司机对路线异常不熟悉,且只能以普通话对答,对方甚至表示自己持商务签注留港,没持有香港身份证,驾驶的车辆亦是「老板」名下,报案人因而怀疑司机是非法劳工。案件随即由新界南总区交通部联同新界南总区刑事部人员展开调查。
社交平台招揽出卖私隐开户
调查发现,案件背后牵涉一个诈骗集团操控。目前要登记成为网约车平台的司机,需向与网约车平台挂钩的一些个别服务供应商进行网上户口登记。该集团遂招揽不同合资格者开设户口,再安排不同司机接订单载客取酬,而这些司机是否合资格者则无从稽考,诈骗集团会从中赚取佣金获利。
至前日,警方以涉嫌串谋诈骗罪名拘捕53岁本地男子。调查显示他早前将个人资料提供给集团登记为网约车司机,同时亦有使用由集团安排的其他网约车司机户口载客取酬。调查显示,集团运作约两个多月,当中涉及本港及内地人,他们主要透过网上社交平台或朋友圈招揽他人犯案。至于集团规模、涉及多少个「影子」户口及犯罪收入等,仍要进一步调查。警方将继续向涉事的网约车平台及服务供应商进行调查,找出其他「影子」户口及车辆,并追查其他涉案诈骗集团成员。
李木易强调,案中诈骗集团为求赚取佣金而诱使市民提供或卖出个人资料来开户,并安排未合资格者非法取酬载客,罔顾道路使用者安全,行为极度卑劣,社会应予以谴责。他提醒市民,提供个人资料或伪冒他人身份驾驶,可被视为串谋诈骗的共犯,任何人若牵涉上述行为,除会违反服务供应商对于户口注册及使用的规定外,同时会干犯串谋诈骗罪,最高可被判囚14年。
另外,警方东九龙总区交通部人员昨午乔装乘客,在牛头角截获两辆怀疑涉及非法载客取酬的私家车。两名分别为30岁及57岁的本地男司机被捕。警员在该名30岁男司机的私家车内检获17盒怀疑含有尼古丁的烟弹,司机同时涉嫌管有第一部毒药及管有未完税香烟被捕。
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保安局、运输署、警务处及入境处已与相关平台会面,表达关注,并要求平台配合调查及见疑即报。执法部门将继续与内地相关部门交换情报,打击利用非法劳工的犯罪行为。警方今年3月、5月、6月及7月共侦破5宗涉及持双程证内地居民提供非法出租及载客取酬服务的案件,其中4宗已在法庭审结,最高判刑为监禁两个月、停牌12个月及罚款800港元,另一宗将于8月中再讯。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