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2个烈士纪念日。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萦绕在我的脑际,我一直能够背诵这篇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篇碑文是由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起草,由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高度概括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三年以来”指的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 指的是从1919年“五·四” 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则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历史。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不断反抗内外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些伟大的斗争历程中,无数英雄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敬仰和缅怀。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没落的民族。铭记,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铭记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护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力和动员力量,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中华民族英烈们气贯长虹的豪杰之气,就是铸造我们伟大民族铁骨脊梁的浩然正气。
英雄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回顾历史,仅是建国以来,南华县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有545名青年自愿参军,有35名优秀儿女牺牲在朝鲜战场;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有18名优秀青年为国捐躯。2019年3月—2020年5月,我在参加南华县政协组织编写的《南华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辑:纪念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40周年专辑》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时,我在编写和编辑过程中,看到我们南华县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烈士们浴血奋战、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时,我抑制不住泪洒衣襟……一等功臣者安贵烈士,战斗中身上五处负伤不下火线,坚决要求留在阵地上带伤继续作战,在最后的战斗中他仍然冲锋在前,牺牲在主峰阵地上。张银烈士在年方20岁时,父母心想给他说个媳妇成家立业,但他毅然决然报名参军。徐有政烈士在牺牲前的弥留之际,对战友说:“请转告我的家人,我没有给他们丢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窦必全烈士的父亲、退伍军人窦家坤,一家三代先后四人参军、一人为国捐躯。窦必全牺牲后,当上级来人告知窦必全牺牲的消息时,窦必全的父亲窦家坤突然站起身来大声高呼:“我儿子好样的,不是孬种,为和平而战,为祖国而战,人民永远记住你了,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84年者阴山战斗一名参战老兵的回忆文章说:“几位战友牺牲在泥泞的冲锋的山坡上,牺牲在离主峰不到一百米的铁丝网旁,副连长还在组织一次次地向山头冲锋”。战地军医董学瑞回忆1984年老山防御作战的一次战斗时说:“6月13日,有一个班(12人)前往支援,在行进中遭敌炮火袭击,全班战士壮烈牺牲,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肉块及内脏,我们含泪收拾战友们几乎是被粉碎了的遗体,仅用一副担架就把12人的遗体抬着回来。”普发正烈士遗书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忠孝两难全的荡气回肠。烈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不胜枚举,这些都一直使我难以忘怀。
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有两句著名的诗句:“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和平不易,忘战必危;回望历史,勿忘英雄!
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英烈们永垂不朽!
作者:普金华,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参加工作以来三次荣立三等功,110余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现任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6000余篇(幅)作品被《人民日报》《半月谈》《解放军报》《人民文摘》《博览群书》《战旗报》《云南日报》《边疆文学·百家》《云南警察文学》《楚雄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及文学刊物刊(播)。与人合作著有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双十”工程丛书《咪依噜风情谷——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小岔河村》一书及个人著有中国乡愁文化书系·南华《雨露灯语·雨露》一书。文学作品《啊,马樱花》入选楚雄州第二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拿鱼”的记忆》获楚雄州第五届“马樱花文艺创作奖”二等奖等。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