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治报内容图
https://www.newspaperhk.cn/Pics/2025/8/c202508145ac17548316e4ff58133ee892c222aa8.jpg
「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8月13日走进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大公文汇网记者张仕珍摄) (大公文汇网记者张仕珍延安报道)露天的场地、土坯砌成的讲台、行走的背板……在陕西省延安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革命青年们「边学习边战斗」-香港法治报,法治报,香港法治網,香港新闻,法制网,法治网
http://www.newspaperhk.cn/photo/detail/715.html
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详情

走进抗大纪念馆 港师生在烽火课堂中感悟青春担当

2025年08月14日 10:40:36  来源:大公文汇报   浏览量:34180

「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8月13日走进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摄)

(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延安报道)露天的场地、土坯砌成的讲台、行走的背板……在陕西省延安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革命青年们「边学习边战斗」的场景令来自香港的中学师生看到了青年一代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责任与担当。8月13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未来之星同学会主办的「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来到抗大纪念馆,了解这座「烽火中的大学」的革命历史。

考察团成员在抗大纪念馆内参观。(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摄)

据了解,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其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校址迁往延安。学校坚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了十多万名抗日干部。

考察团成员在抗大纪念馆内参观。(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摄)

参观完抗大纪念馆后,港生刘泽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原本并不知道抗大具体是什么情况,但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当年抗大的学员也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有的甚至还是孩子,比我还小,却因为时代的原因被迫迎接战争,来不及好好学习就得投身其中。」刘泽希说。

港生刘泽希认为抗大是一所虽然条件艰苦,但学员都怀着爱国热忱、充满正义感的学校。(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摄)

在她看来,抗大是一所虽然条件艰苦,但学员都怀着爱国热忱、充满正义感的学校。「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当时抗大作为军校,其教导方式是很特别的,也设置了很多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刘泽希告诉记者,她很敬佩那些敢于上前线的人,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她对战争没有切身的感受,而这种幸运是革命前辈们给的。

抗大简陋的教学场景亦让学生们深受触动。港生刘向淇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很多人都要自己搬椅子去上学,而且露天的场地、土坯砌成的讲台等,条件非常艰苦。「但让人意外的是,抗大学员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大家也会玩扑克牌、学跳交谊舞,开展文娱活动,说明大家都有很乐观的精神。」

考察团成员在抗大纪念馆内参观。(大公文汇网记者 张仕珍 摄)

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中三学生梁颖彤告诉记者,在抗大纪念馆内,一幅红军回延安受到老百姓爱戴的画作令她印象深刻。「当年革命前辈们打江山非常辛苦,但是从画面来看,他们辛苦的付出是伟大的,也是值得的。」梁颖彤说,作为青年学生,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了解历史,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当天,「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还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了解中共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

责编:罗慧

  • 相关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故事【学习进行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中国人...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中国不追求一枝独秀,更希望百花齐放,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