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InnoHK人工智能平台主要技术
(香港文汇报 记者 陆雅楠)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以人工智能(AI)作为香港未来核心产业,并大力推动AI产学研深度融合,香港各大学也积极开展各个具开创性与突破性的科研项目。香港中文大学的InnoHK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昨日宣布推出全港首个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机械人平台。该平台由基于视觉语言模型(VLM)的双臂具身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以及LY1四足机械人构成,融合高灵活度机体与智能操作能力,展现先进的感知、决策与硬件执行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在零售、仓储以至餐饮业环境中,能实现自主分析取货及整理餐桌等任务,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香港中大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昨日举行发布会,邀请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及副署长哈梦飞到场,参观多项最新研发成果并听取技术讲解。中心总监刘云辉介绍,该中心透过本地团队自主研发,涵盖电机、驱动系统、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并在「集成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孵化四家相关企业,说明香港亦同样具备具身智能机械人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并不逊色于国际水平。
3D相机「慧眼」年底推出市场
是次发布的具身智能系统基于VLM技术,整合中心各项自主研发部件,包括3D相机「慧眼」、AI智能双臂操作平台及LY1四足机械人,当中的「慧眼」将率先在今年底推出市场。除了硬件,中心更开发了机械人「大脑」——集成通用AI大模型的智能操作系统。该系统融合动作对齐、空间感知、外部检测、推理规划与决策一体化等功能,使机械人能透过摄像头感知场景,结合人类指令与参考图像,通过AI算法理解并规划复杂任务,最终生成运动轨迹执行操作。
现场演示的「整理餐桌」任务中,机械人能透过VLM系统识别餐具、面包等物品,并按照图片指令,自动分解任务步骤,将各物件精准摆放至指定位置,展现出流畅的智能决策与执行能力。而在商店场景中,AI智能机械人的双臂亦能进行复杂协作,实现自主辨识在货架上选取合适货品的能力。
任务分析规划达「大学」级别
据中心研究人员介绍,相较于过去仅能完成「小学」级别任务的感知系统,系统中的大型语言模型已具备「中学甚至大学」级别的自主任务分析与规划能力,结合感知能力,大幅提升机械人智能水平。
LY1四足机械人(机械狗)作为另一项关键技术,中心研究人员表示,其由香港团队独立完成电机驱动、机械设计等核心组件开发,更是全球首款采用差分关节设计的机械人,配备顶尖运动控制算法,能适应各种地形和动作,且具备更佳的散热、负载及续航能力,即使遭受外部冲击也能自动恢复平衡,提升作业安全。
现场演示中,机械狗除能稳定攀爬楼梯和高台,亦能透过四足间的协调做到横移及跳跃,并能完成双足倒后下楼梯等复杂动作。团队又加入了触觉传感器和大型语言模型集成,使机械狗可以与人互动,例如拍拍它就会做出跳跃等反应,展示了科研的温度。
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方来发指出,团队未来将推动技术在多场景落地,期望无论在家庭、餐厅、老人照护、物流仓储或工业协作等领域都能发挥机械人的通用价值,更好服务公众。
曾汉奇(左二)、岑美霞(左三)和孙东(左四)。(香港文汇报记者曾兴伟 摄)
孙东:港有望成全球AI发展枢纽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致辞时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而具身智能作为AI领域的前沿方向,更为机械人技术和相关产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他引述最新施政报告指,香港具备科研、资金、数据与人才的优势,并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全球AI发展枢纽;特区政府将加大力度推动AI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加强基建,推动应用导向」为策略,促进AI在各行各业广泛深度融合,实现「AI产业化、产业AI化」的目标。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为AIR@InnoHK旗下重点研发单位之一。孙东表示,该中心积极探索具身智能与人形机械人的应用,并成功推出香港首个自主研发、基于先进AI模型制成的四足机械人及人形双臂操控平台,这与特区政府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与机械人产业的策略紧密契合,展现了政、产、学、研高效合作的成果。
孙东指出,目前两个研发平台AIR@InnoHK及Health@InnoHK旗下有30间研发中心,聚焦人工智能与机械人,另外是生命健康,已与超过30所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汇聚约3,000名来自本地和海内外的科研人员。
智能物流与机械人产业前景佳
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香港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表示,香港是具优势的创新基地,拥有国际化视野,又连接内地庞大的产业市场。近年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科发展,重点支持AI与机械人技术,为科研人员打造世界级研究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心将持续以科研驱动创新,让智能物流与机械人产业落地生根。
香港中大工程学院院长曾汉奇指出,大学可透过教资会及研资局各类竞争性研究计划推动上游学术研究,更能获创新科技署InnoHK计划资助,能弥合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间的差距,特别在机械人感知、AI驱动的动态控制及集成机械人系统方面,为智慧城市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责编: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