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纸文凭、一张证书,可说是当今世界升学进修与求职的「通行证」,部分年轻人甚至视之为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随着跨地域信息流通,全球范围的学历与资历认证面临重大挑战;在香港,近年亦接连发生假学历风波,多所大学近期亦查获数以百计的怀疑学历造假个案。香港文汇报今日起,分别围绕本港的学历评估、防伪核实、认证平台等进行深入报道,结合体制与技术层面,展示相关单位如何发挥专业精神,为学历真确性把关,守卫学历背后对知识的追求与求真的关键价值。
针对假学历问题,周庆邦(中)强调学评局已作出一系列措施,加强把关,实行全面求真打假。右为祁惠玲。香港文汇报记者北山彦 摄
(香港文汇报记者 陆雅楠)假学历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不单损害香港教育的声誉、影响升学就业公平性,长远更会动摇「留学香港」品牌的价值。本港各所大学已加强入学审查,而面向全港性的跨机构跨行业学历评估,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总干事周庆邦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为更好把关,该局作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人手、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更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辨识学历真伪,将之应用于整个评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再与警方建立新的通报程序;另外该局亦设有中介防诈机制及即将推出数码资历平台,实行提速提效全面求真打假。
学评局是香港专责就学术及职业资历进行评审考核的法定机构,每年处理逾5,000宗的非本地学历评估申请,过程中持续识别出不少虚假学历(见表)。
学评局近年处理学历评估数量
人力集中于关键环节
就AI如何协助评估工作时,周庆邦介绍指,局方收到电子证书时,若发现颜色异常、申请书与事主的资料不一致,即反映有造假风险。曾有证书上的标志是已停用十年的旧款,或证书的固定表述方式竟有语句错误,均是AI可快速识别的风险信号。AI能在专业人员深入审核前,先侦测证书内容的异常表述,标注出潜在造假个案及其风险水平,从而筛选出需重点跟进的申请,「这样覆核效率将大幅提升,让具备复杂专业知识的同事,集中投入于学历分析及最终确认等关键环节。」
学评局总主任/评审主任(学历评估)祁惠玲补充指,初步识别出可疑文件后,下一步要确认申请人是否曾就读及完成课程,一般都会向当地大学或机构查询。「若对方回覆,与提交的毕业证书明显矛盾,例如申请人曾就读但未毕业,我们会要求进一步确认。」
学评局会与多个持份者保持沟通、反覆核查,不会轻易下结论,「通常院校回覆时都会附上证据,取得明确答案后我们才会采取下一步行动。」
遇非官方文件限时澄清
周庆邦指出,若收到机构明确指出文件非由官方发出,该局会同时采取两项措施:「一方面会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人认为资料不正确,或对方的回覆有误导,我们会给予15个工作天限期,让申请人与相关机构联络澄清,并取得官方文件回覆我们。如海外机构有确切信息指出文件可能伪造,则会同步启动与警方的跟进程序。」学评局内高级员工完成双重审核并确认文件属伪造后,会准备陈述书交警方处理,并积极配合警方工作。
周庆邦表示,今年5月2日起,学评局与警方已建立更高效的合作机制,「第一,不再需要繁复报案程序,可直接电邮分区联络人员;第二,现行标准明确规定,若申请人在15个工作天内无法提交合理解释及澄清资料,便会正式报警。」新机制下,近期已申报了17宗个案,「当中博士、硕士、学士乃至中学资历均可能涉及,且申请人来自不同地区及国家。」而即使学历属实,但文件经篡改或伪造,学评局亦会直接报警。
为应对学历评估申请大幅上升,周庆邦指近期新增三名人员协助处理个案,目前个人资历评核部门的人力编制较正常水平高出至少60%至70%。除了科技辅助,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同样重要,「同事需要持续接受培训,他们不仅要识别伪造文件,还需准确判断海外学历相当于香港资历架构的级别,并提出专业建议,这需要更复杂的专业判断。」
数码资历平台料2027年前推出
为协助僱主、各类机构及办学团体获取更公开、透明及可靠的资历查核途径,周庆邦表示,学评局经过两三年试验阶段的数码资历平台,预计将于2027年前正式推出。该平台将与香港资历名册上愿意合作的学术机构及营办者协作,在获得学生授权下,将其学历、毕业及证书资料上传。学生可自主授权让指定人士查阅其资历,例如求职时允许僱主透过平台核实资格真伪,平台已完成初步测试并与相关院校磋商,获得广泛支持。
学评局的数码资历平台预计将于2027年前正式推出。资料图片
学评局最新数字显示,截至今年9月,在资历名册的资历总数已达10,171项。周庆邦指出,其中约6,700项资历为学评局直接评审,已与相关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助推动资料整合。
随着数码资历平台推出,他预期该平台将迅速成为主流认证渠道。为应对庞大数据及营运挑战,学评局自2022年起展开试行计划,全面测试系统稳定性、信息安全及成本效益,并邀请营办者参与验证资料上传、手机查阅及防篡改等功能,目前所有测试已经完成,「我们对平台的稳妥性和安全性充满信心。由于这类数码资历平台影响广泛,一旦推出即需保持高度稳定和安全,因此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与学生及机构紧密沟通,直至确信系统成熟可靠才正式公布计划。」
打造区域性资历认证中心
在资料安全及授权机制方面,周庆邦强调局方设计了严谨限制,学生分享个人资历时可自主设定授权期限,期满后授权自动失效;僱主仅可查阅资料,无法下载或修改,以保障个人私隐。所有资料均由院校或营办者提供并经核实,且不可篡改。学生如有新增学历可随时补充上传,但过往纪录不得修改,从源头杜绝伪造与滥用。
平台未来会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大湾区及其他地区,目标是发展为本地及区域性资历认证中心,进一步简化学生及僱主在资历认证上的处理流程。周庆邦表示,学评局将加强相关工作,透过数码资历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查验途径,在获得申请人授权后能迅速确认其学历资格,提升招聘质素,保障机构利益。
责编:罗慧